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孩子喜歡用看的,那要如合培養傾聽習慣part 2

這一篇的標題是part 2,所以理應有part 1。
part 1在很久之前,在2015年的文章。
有興趣的可以點這裡回去看唷~
孩子喜歡用看的,那要如合培養傾聽習慣

簡單的前情提要可以整理出兩個策略:
1.衝突情境
透過跟孩子預想的不同情境、違反孩子以為的常理,
使孩子必須聽老師、父母說話才能繼續遊戲,
進而培養孩子要習˙慣˙注˙意˙聽!

2.一氣呵成
一氣呵成的策略中包含有兩個技巧:
聲音提示+刻意的留白時間
給孩子一些協助,用孩子最容易有反應的聲音/語言
先拉回孩子的注意力,
(通常會是名字、右、注意聽等這些辨識度高的語音)
但是在每次的呼喊後刻意等待1~2秒的時間,
培養孩子持續聽的習慣。

--------------------------
今天part 2 所要增加的策略為調整距離

這個策略可以用在傾聽習慣更為不好的孩子身上。
有些孩子我們喊了5次、10次,仍舊自己玩自己的,
毫無察覺我們已喊破喉嚨,
因此若聲音的線索無法被自動接收,
給予孩子視覺上的提醒就是一個過渡但必要的階段。
調整距離指的是與孩子的距離,
並且讓孩子因為大人的靠近所以注意力放在大人身上,
這個策略的運用可以同時搭配聲音,
也可以先靠近並掌握注意力之後再說話。


舉例來說
當我們和孩子在玩炒菜遊戲時,
我先呼喊孩子的名字(現先假設這招沒用)。
發現沒用之後,我身體靠近孩子並同時說:

「哈囉!」


這時孩子會因為你的靠近所以轉頭看你,
我們就乘勝追擊
一邊點著孩子的耳朵,
一邊稱讚他「對呀!我說哈囉~哈囉~我要吃玉米。」
同時表情是愉快的、開心的,
讓孩子知道你很喜歡他聽到你說話。

在日常生活中重複此策略的運用,
讓孩子逐漸培養起兩人身體距離的靠近時就會需要認真聽
練習很習慣去聆聽聲音的出現。
接著就逐步退去調整身體距離的視覺提示。

別擔心孩子會不會因此只在有人靠近他的時候才反應,
我們要記得每一次的調整距離是一個提示,
緊接而來的是聲音的刺激與連結。
傾聽習慣就會在每一次的練習中培養起來。

當然,這不會是1次、5次或10次就可以培養起來的,
在每一次努力落實策略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觀察孩子的反應,
有時候尚未調整距離之前就先呼喊孩子的名字看看,
也許你會發現孩子已經很習慣張開耳朵傾聽了!
也許你會發現孩子依舊沒有察覺你的叫喚,
那就持續運用這些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
別放棄你為孩子進行的訓練,
孩子會讓我們看見他/她的成長,會的。


















看海的同時我們也會聽海浪的聲音呀!part 2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