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孩子喜歡用看的,那要如何培養傾聽的習慣?

聽能復健主要期望透過課程訓練來教導孩子的大腦,
告訴大腦「聽覺功能可以運用」。
詳細的概念可以看這一篇為什麼聽能需要復健?


而聽能復健絕對重要的即是『培養傾聽的習慣』
然而有些孩子若已經比較習慣運用視覺學習時,
傾聽習慣的培養就更需要策略引導。
培養傾聽習慣的引導策略相當多,
今天先簡單分享兩個策略,
未來若有機會,
也希望可以分享不同情況的孩子有哪些對症下藥的好方式。

首先第一個策略的概念來自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既然孩子的學習傾向使用視覺(用看的學),
我們就來製造與所看之事相當衝突的情境,
讓孩子因為出乎意料因而將注意力轉向說話的我們,
進而想起「要聽」。
我稱呼這個策略為『衝突情境』

舉例來說:
當我們跟孩子玩炒菜遊戲時,
炒第一盤菜時可以將所有的蔬菜「全部」放進鍋子裡,
所以用視覺學習的孩子會知道-
等一下我炒的時候也要放「全部」的菜。
接著換孩子炒菜了!孩子會依樣畫葫蘆把菜全部都放進鍋裡,
這時候我們製造衝突的時機就來臨了!
這時候可以故意不炒全部的菜,
炒特定的蔬菜也可好(教導蔬菜的命名類詞彙)、
炒一個或兩個也可(教導拿取量的能力)、
甚至是全部的菜先洗過再說(教導「全部」的抽象概念),
孩子會因為跟剛剛看到的遊戲方式不同(覺得奇怪的)
看向與他玩遊戲的你,
我們就能利用這短暫獲得的注意力進行語言輸入,
這時候孩子的傾聽品質會很好,
注意聽你說的話,我們就掌握了孩子的焦點。
嘗試幾次之後,孩子會知道遊戲方式會隨時變動,
那麼就能期待孩子與你相處時會記得要先『聽一聽』。

第二個策略『一氣呵成』
教導孩子運用聽能時,
我們經常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注意聽喔」,
但針對很習慣用視覺學習的孩子,
我會在提醒之後再加上1~2秒的空白時間。
理由在於,
習慣運用視覺的孩子,
在我們提醒他注意聽時是能短暫的耳朵打開,
但遊戲又開始時會馬上運用擅長的感官(視覺)學習。
因此這1~2秒的空白時間是避免孩子馬上回到視覺處理上,
持續讓孩子保持在注意聽這件事情上。

舉例來說(與上面的例子相同情境):
當我們跟孩子玩炒菜遊戲時,
炒第一盤菜時可以將所有的蔬菜「全部」放進鍋子裡,
所以用視覺學習的孩子會知道-
等一下我炒的時候也要放「全部」的菜。
換孩子炒菜時,我會先演出期待的樣子並呼喊小廚師,
等到孩子看向我的時候,
我會一氣呵成的說完我要輸入的語言,

「嘿老闆,我要玉米、好吃的玉米、就煮玉米吧」
(教導蔬菜的命名類詞彙)

這時候輸入語言是玉米,
重複了三次、
切成三個短句、
同時運用聲學重點強調

「嘿老闆,我只要一個蛋,1 一個,香菇也要一個,1 一個」(教導拿取1的量)

這時候1就是要點著數出來,加上點數的能力去表達數出1

運用短短的、注意聽之下的傾聽逐漸延長孩子用聽的能力學,
就是『一氣呵成』的策略。

以上兩個策略是我教學中蠻常使用的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落實也都能確實的幫助孩子建立傾聽的習慣,
提供給你們當參考。
當然,策略的選擇有很多條件需要同時看考量,
這兩個方式可能比較不適合用在很急躁的孩子身上,
也較不適合用在1歲以前的孩子。















看海的同時我們也會聽浪潮的聲音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