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手冊的標準來看分為三級(輕度、中度、重度)。
如果從臨床醫療體系來看分為輕度至極重度總共五個層級。
孩子聽損的表現隨著聽損程度的不同有著極大的差異,
也因此需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寶寶之家長會有很多疑問:
「老師,我叫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會有反應耶」
「老師,他都會聽到玩具掉在地上的聲音!」
「老師,我覺得孩子沒有帶助聽器也是聽得到。」
通常我都會回答家長「你的觀察很好」。
我也是真心喜歡家長歡察自己的孩子,
那表示著在乎、愛著孩子、也表示著家長與我的友好關係。
但是我們需要擁有一個概念:
「聽得到≠聽得清楚」
所以當孩子聽損程度較輕時,
我們可愛的孩子們一定有聽到聲音,
只是我們無法確認
1.孩子聽到的聲音跟我們聽到的聲音一樣大聲嗎?
2.孩子有聽清楚這些聲音的內容嗎?
以上兩個問題談論到的是聲音大小(響度)以及聲音清晰度。
分開說明:
當孩子有聽力損失但是聽損程度比較輕時,
他聽到的聲音一定會比較小聲。
我們把它換成有形體的文字來說明,
如果我說的聲音有這麼大聲:
孩子,我愛你
你自己聽到的、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會一模一樣的大聲:
孩子,我愛你
我們的孩子也聽得到,但是他聽到的可能是
孩子,我愛你
故即便孩子有聽到,但孩子聽到的在大小聲上一定會有落差。
因此我們的孩子有反應是很正確的,
但通常要足夠大聲才能明顯的被觀察到有反應。
這是響度的面向。
那麼清晰度呢?
由於語音的組成很複雜,
我們以注音符號的概念說明看看:
我們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注音符號組合而成的,
例如好<ㄏㄠˇ>,
而這些聲音在語音頻率上有高頻也有低頻。
語音分布的範圍頻率相當廣,
有低頻的聲音如ㄨ,
也有高頻的聲音如ㄙ。
這些語音音素的頻率分布會影響孩子們聽的狀況。
如有些孩子高頻(感覺起來比較小聲、比較細的聲音)不佳,
但是低頻的聲音(感覺起來很紮實、低沈的聲音)掌握較好,
那麼你說的話對孩子而言清晰度上就有很大的落差,
例如我說:
我想吃西瓜
我想吃西瓜
我養 一瓜
(ㄒ是高頻音,消失了、ㄔ是高頻音,消失了)
所以孩子還是會回應家長,
但是孩子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不清楚。
這也是很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孩子會比較晚發現的原由。
在1316原則之下,聽力損失一旦被確診,
就應該盡快挑選適合的輔具進行配戴,
並且開始投入療育課程,
以確保孩子們的學習不會太晚開始!
(想瞭解什麼是1316原則請看這裡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失確診)
孩子可以聽到是件美好的事情,
而我們更要繼續讓孩子可以聽得清楚、聽得好!
想到孩子可以聽得跟我們一樣清楚,
清楚明確的知道孩子,我愛你,
是不是很棒呢?
量身訂製適合孩子的療育課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