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我要怎麼判斷孩子會不會、懂不懂?

聽覺口語教學法有許多的教學特色,
其中一點為「一對一的診斷式教學」
概念上就是老師每一堂課的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診斷過程,
診斷=判斷
判斷小朋友是否初步的從遊戲中掌握教學目標的核心概念;
判斷家長是否可以學習到該活動中的教學技巧。
所以對家長來說,
評估、判斷孩子現在的狀況需要比較久的學習時間。

評估的技巧算是最難學的,因為

1.要控制並且避免教學過程中的任何提示
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3.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習慣


先來談Tip1:如何控制過多的提示

通常我們評估、判斷孩子懂不懂、會不會的時候會給指令,
也就是透過我們說話的指令、孩子的反應,
進而了解孩子的理解狀況。
所以說話時千萬不能有過多的提示,
例如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手勢的動作提示
(一邊說全部一邊手指頭繞圈圈的比桌上的積木)
或是避免有語言上同樣意思的語言內容在指令句子中
(拿椅子給媽媽,可以坐坐的那個椅子)
如果爸爸、媽媽怕自己給的提示過多,
可以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觀察。
例如摺衣服的時候請孩子把全部的襪子給你;
例如玩扮家家酒的時候請孩子給你全部的麵包;
例如喝水的時候請孩子把水全部喝光;
例如一起畫畫的時候請孩子把蠟筆全部拿出來擺桌上。

跨情境的多種情況下孩子如果都能完成,
那麼我們就比較有信心認為孩子理解「全部」這個語詞囉!


Tip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
我認為要學會怎麼判斷孩子的狀況首要條件是「觀察」
當我們越會觀察孩子,線索就越多。
「孩子會告訴你他懂不懂」
也就是說不要去猜孩子這一次的反應表示會了或不會,
建議家長們可以更積極的去創造互動的次數,
在遊戲中多嘗試幾次不經意的小考題以累積我們判斷的數據,
千萬不要一次就判斷孩子會或是不會!
也不要在孩子幾次下來都不理解的時候
認為孩子一定是不專心。


Tip3是家長們都比老師擅長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進行教學時,我們不建議一直要求孩子聽我們的,
有時候跟隨孩子的引導去玩孩子遊戲中的玩法更好。
因為當我們願意跟著孩子玩的時候,
孩子會因為你跟著他的玩法而心情大好進而互動更好;
孩子會因為你跟著他的玩法更注意聽你說話;
對某些很討厭被考試、聽指令的孩子而言,
他們的戒心會因此消退(發現自己可以不被考試)。
然後我們再把我們的小考題放在互動過程中,
自然的情境中孩子聽得懂就會照做(因為孩子在遊戲);
孩子聽不懂的時候就有可能停頓、看你、說「ㄏㄚˊ」,
情況就很好判斷了。
因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呈現孩子的真實理解狀況。


這些都是簡單判斷的小技巧,
但最重要的概念還是上面所提到的三點:

1.要控制並且避免教學過程中的任何提示

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3.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習慣

嘗試在老師教學的過程中自己評估看看,
再於老師回饋活動的時候看看自己的判斷是否跟老師一致,
相信爸爸、媽媽們也會很快學習到評估的技巧!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為什麼聽能需要復健?

在宣導或是推廣正確的聽損療育概念時,
我們常常會使用戴眼鏡」這個概念來說明戴助聽器的重要:
眼鏡戴起來才看得清楚,助聽器戴起來才聽得清楚。
然而,
眼鏡一戴起來就看得相當清楚;
助聽器卻不是一戴起來就聽得相當清楚!
所以聽能復健或是聽能的早期療育之中,
我認為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再去說明:

如果我們看得很不清楚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那麼戴起眼鏡時的驚呼必定很多,哇~東西都變得很清楚、
原來這枝筆上面有印字跟圖耶、這麼小的字也好清楚喔!

所以戴上助聽器之後因為聽到了、聽得清楚了,
所以也會有很多的驚呼:

我以前都沒有聽過這種聲音、外面有什麼聲音?
為什麼你們講話跟我以前聽到的都不一樣?

以上這些是屬於聽損程度比較輕的族群,以前可能也有聽到,
但是沒有聽得那麼清楚。
戴上助聽器之後聽得更清楚,認識的生活細節也就更多。

但是有一群聽損程度較為重的孩子(重度或是極重度的族群)
可能出生至今都沒有聽過任何聲音,或是聽過的聲音相當少,
那麼在長期未使用聽能的狀況之下,
即便已配戴助聽器,大腦卻不知如何運用耳朵這個功能了!
所以聽能復健就是在教導大腦「如何運用耳朵傾聽」。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腦神經科學確實是這麼告訴我們。

使用MRI(磁振造影)觀察聽神經與視神經的顯影狀態後發現:
當我們的聽神經長期未使用時,
旁邊的視神經會佔領聽神經的領域及功能,
所以聽損人士(聽障人士)的視覺能力極佳。
因此當我們的聽損程度為重度或是極重度時,
因為長期沒有聽到聲音,
聽神經沒有運作,大腦沒有收到聽神經的資訊,
大腦會忘記我們有聽的能力
同一時間視神經因為聽能力較弱的關係大量的被運用,
因此視神經就逐漸的佔領了聽神經的位置。

而聽能復健就是教導我們的孩子
「怎麼運用耳朵傾聽」
「告訴大腦我們現在聽力這一塊也要開始認真工作了」

所以課堂上我們經常告訴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就像所有人一樣耳朵無時無刻的打開(有作用),
耳朵能夠無時無刻的接收聲音-->傳至大腦-->解析意義。
這就是聽能復健的核心期待。

當孩子養成時時刻刻傾聽的好習慣,
搭配合適的輔具調整以及語言輸入的良好復健品質
我們的孩子能聽會說就不是希望,而是成就!




















   有聽到樹葉被風吹的聲音嗎?  ^______^

環保怎麼落實

其實我自己也是真正在今年才開始落實我覺得的環保概念。
意外的很能在每一個時刻想起自己應該這麼做。
我覺得要真正從生活中去落實環保或是任何一個善良的概念)
很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

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薄弱,特別在這個息息相關的大環境下,

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薄弱。
然而一個人的小力量可以促使許多小力量的集結,
那個集結有多大就很難測知了。

今年最令我自己佩服的環保小事就是減少冷氣的使用。

今年暑假在家開冷氣的日子至少比起去年少了2/3,
每一次微微流汗的時候都感到無比的自我滿足,
因為我落實了心中所認為的「善的概念」,是一種自我成就

所以環保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呢?
環保杯的倡導使用也是啊。
今年初朋友送我一個星巴克環保杯之後,
我幾乎都使用他來買咖啡。
有幾次覺得不銹鋼的環保杯真的好重,
所以最近又購入了台灣設計師設計的紙環保杯
同樣也可以多次利用、帶出門可以折疊、相當輕盈,
我更有信心可以減少一次性紙杯的使用了!

最近新增的環保小事是購入了小手帕方便擦手。
因為洗完手之後若沒有擦乾,其實更容易沾黏細菌,
但每一次使用擦手紙其實並不相當環保(我個人想法),
所以某一天下班之後經過藥局就買了小格子手帕。
在公司我並沒有隨身帶著,只是放在位置邊,要去上廁所的時候就帶著,洗完手再擦一擦,其實很方便。
雖然同事笑我很老派,
不過心理上覺得又減少紙張的使用,延長樹木們的壽命,
很滿足哪!

所以落實一些環保的概念在生活中不困難,
當別人覺得這股力量過於薄弱的時候也別洩氣,
想一想世界會因為你的努力而有所益處,
那麼何不努力呢?(而且只是小努力、簡單的努力而已)

希望所有的樹木都可以一直呼吸,
也希望地球依舊美麗!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失確診

今天要來談兩個不同但是同樣重要的觀念:
聽力篩檢聽力損失確診

"聽力篩檢"是一種快速篩檢的工具(或程序、步驟),
分為有通過沒通過

沒通過並不表示新生兒一定是聽損(聽障),
但是沒通過一定要持續追蹤!

相反的,有通過也不等於百分之百的沒有問題,
所以在照顧新生兒長大的過程中仔細
了解幼兒發展、觀察自己的孩子也相當的重要。

至於"聽力損失確診"是由醫師確認診斷的(屬於醫療行為),
一旦經由醫師確診(確定診斷),
就像是益智節目裡主持人說"確定"一般,情況不會再有更改,
那麼接下來配戴助聽器、開始療育會是最佳的應對。


而"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失確診"事實上涵蓋於一個大原則下:
1316原則

1316原則」是美國嬰兒聽力聯合委員會(JCIH)提出來的,
網路上搜尋1316原則」也可以獲得許多資訊,
這邊跟大家簡單分享四個數字代表的意義:

1: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須完成聽力篩檢
3:聽力篩檢沒通過的孩子需在3個月內完成完整的聽力評估
     (到這裡確診聽損的孩子要接著往下完成;確診沒有聽損的
      孩子就如同其他新生兒一般養育,但觀察自己孩子的成長
      也依舊重要喔)

1:確診聽損的孩子在1個月須完成適合的聽力輔具選配與配戴
6:確診聽損的孩子需在生理年齡6個月大以前開始療育


到這裡,
孩子的早療開始,我們才不至於讓孩子待在無聲的世界太久!
開始療育,我們的孩子才有聽與說的希望!























如有聽損療育的需求可google以下機構:
雅文基金會
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
聲暉協進會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包容 ≠ 貼心

前幾周受邀到新竹市某國小進行一場教師研習的演說,
聽眾群是國小教師們,
主題主要談「聽損生的融合策略」。
聽損生的融合策略可以談的很多,無法細講,
故今天特別把裡面提到的一個概念跟大家分享-包容 ≠ 貼心。
先把「包容」這個詞彙放在其他關係之中看看:

☆愛情關係

女:「我男朋友很包容我」
-->這個女的八成有公主病。

☆友情關係

朋友A:「好朋友會彼此互相包容啊」
-->有一些需要彼此忍受的事情。

☆親情關係

媽媽:「我今天就是因為是你媽才包容你的任性!」
-->女兒很任性已經被說出來了。



也因此我們可以很輕易地了解包容的前提就是
有不好的、缺失的、不被接受的等情況,
那麼我們就可以很輕易地了解到聽損生沒有這些
不好的、缺失的、不被接受的等情況,
所以我們不需要去包容他們的!

然而,我們可以貼心。
我個人的想法:貼心在每一個行動前先為對方著想,
在學校之中,
身為教導聽損生的每位老師都可以嘗試先想想看
「我們可以為聽損生做些什麼」


我們經常倡導教室的位置可能可以特別安排對聽損生有利,
例如安排在較為前面的位置(可能是第一排或是第二排);
例如避開較易有噪音的區域(遠離走廊或是電風扇下方)。
另外我們也會強調其他利於學習的線索給予,
例如在說完指定之後輔以書面資料的呈現
(播放教學投影片或教學大字報);
例如說完新的學習內容之後再用聽損生理解的語言說明一次
(像白話文解釋文言文一般)。


那麼其他孩子與聽損生之間的互動要如何貼心呢?
關鍵還是在老師們的說辭。
我們通常不會建議老師們要求其他的孩子多讓讓聽損生、
聽損生做什麼事情那沒關係啦!
相反的,貼心的概念是先幫忙的概念


貼心:

全班把課本翻到14頁的時候,
老師或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聽損生有沒有聽到指令正在翻;
這時候老師說:「第14頁喔~頁數寫在左下角喔~14喔~」
同學們可以協助一起告訴聽損生:「繼續翻~還沒~喔到了」


如果包容呢?

全班把課本翻到14頁的時候,
老師等小朋友們翻頁;小朋友們正在翻頁,
這時候全班都翻好了但聽損生還沒翻好(也可能不知道要翻)
這時候老師說:「第14頁喔~XXX還沒翻到,大家等他一下」
同學們一起等聽損生:「繼續翻~每次他都不知道要翻頁」




所以,貼心這些行為都是小小的舉動,
但是努力都在聽損生產生疑惑之前、跟不上之前,
這是我認為的貼心。


若每位老師都能把貼心的概念融入在聽損生教導的互動之中,
無論是學齡前或學齡階段的孩子,我們都會比較放心,
放心我們的孩子不會因為需要一直被包容反而被貼了標籤;
放心我們的孩子能在一次次的被責怪前完成事情,
然後我們就可以期待我們的孩子在一次次的貼心之下成長。


期許我們都有一顆柔軟而且貼心的心,
在任何關係之中茁壯彼此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