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等待的重要

我有一位學生非常可愛,
他的個性有一點慢郎中,而媽媽非常的急性子,
每週一次的上課裡,
媽媽經常問我:老師,為什麼妹妹說話都結巴?

其實這小妞說話比較慢,但她很能說的。
那為什麼媽媽會覺得小妞說話結巴呢?
因為媽媽沒有給足等待的時間。
常常小妞正準備回答媽媽剛剛的問題時,媽媽又問了一次!
所以小妞只得再重新要回答,
因此媽媽就會聽到「我、我...」。

在聽覺口語教學法裡,
等待是相當重要的技巧。
我們常聽到的OWL-observe(觀察)、wait(等待)、listen(傾聽)
就是家長在家中教學可經常循環的環節,
而這個技巧在一般育兒中也經常看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長輩非常會逗弄小嬰兒。
阿公阿嬤總是可以跟小嬰兒玩得那麼開心,
跟幾個月大的嬰兒說說話、彈彈舌,
小baby有時竟也發出一些聲音,好像模仿阿公阿嬤一樣。
怎麼辦到的?拆解來看看:

阿公阿嬤會先觀察小嬰兒的反應來決定要玩什麼遊戲,
接著決定自己發出了一些彈舌音逗弄小嬰兒,
然後就等待小嬰兒的反應,
等了幾秒之後小嬰兒沒反應,阿公阿嬤又會自己再彈彈舌,
再等,再彈彈舌,再等,
小嬰兒忽然了一聲!
阿公阿嬤:「你看,他在跟我說話、他在學我。(傾聽)

所以說這個技巧很常見,而且不難。

那麼聽覺口語教學法之中,等待為什麼很重要呢?
對孩子而言,家長多等待可以引導孩子表達
從一開始我的學生的例子來說明,
媽媽給的等待時間若足夠,孩子可以在一聽到問句之後回答,
慢慢地講不等於講不好,事實上她真的蠻能講的。

家長多等待可以提升孩子主動思考
家長問了小兔子喜歡吃什麼呢?
等待時間若不夠,急於告訴孩子答案-
不管口頭上(我們早上有吃的那個啊)或動作上(比出長條狀)的提示,
久而久之都容易形成孩子被動思考的習慣。
如此一來對於抽象思考的能力累積就會更為困難。

對家長學習技巧,等待也相當重要!
當我們想了解孩子聽察覺的表現時,
老師會發出ㄨ ㄨ ~的聲音(要拿出火車玩具之前的預告),
家長應該等待,看看孩子對ㄨ ㄨ 的聲音有沒有反應。
如果沒反應,
老師可以再重複發出聲音一次,
再觀察、等待。
也可以由家長表現出聽到聲音的樣子,教導孩子要用耳朵聽。
這樣子的等待給家長許多評估上的準確依據。


另外,從發展的角度來看,
等待也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想一想怎麼模仿大人的動作,
這對2歲之前的孩子很重要!
小小孩的認知發展需要透過模仿學習,
學大人怎麼翻書、學大人怎麼拿湯匙,
我們等著孩子修正、等待孩子再嘗試,
不急著幫孩子做好好的、不急著帶著孩子去操作,
等待,是孩子最需要的!

嘗試等待孩子給你「你看,我一直在進步喔。」的驚喜吧!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聽力圖的資訊與日常觀察間的關係

所有聽損的孩子都一定會進行聽力檢查,
並且獲得資訊滿滿的聽力圖。
這些資訊相當重要,
可以告訴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以哪些技巧幫助孩子,
讓孩子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醫院的醫師、助聽器公司的人員、療育機構的聽力師等,
都會教導家長如何看懂聽力圖並且與我們的觀察做比對。
以下我僅針對兩個概念並試試看用簡單的方式解釋,
可能以後我們跟長輩說明時能有更具體的例子使用。

首先我們來看聽力圖
(圖片取自何旭爵醫師與吳毓祥醫師的網站,連結於此



所以我們知道聽力圖的縱軸為分貝
就是孩子可以聽到多大聲
橫軸為聲音的頻率
就是孩子可以聽到哪一種聲音

首先是分貝。
講話越大聲,分貝數就會越大,
一般來說除非你是一個大嗓門王,
否則我們一般對話的聲音大約落於50~60分貝,
小聲說話可能是30分貝左右。
也因此在閱讀分貝資訊的時候,
建議家長回想自己的孩子對聲音有反應時,
那些聲音多大聲呢?

當然距離跟分貝也會有相當的關係,
同樣的說話聲音會因為距離的遠近就影響分貝的大小聲,
所以家長們也可以觀察孩子對聲音有反應時,

每次聽到手機響的時候都有反應嗎?
手機在旁邊時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最大)
手機放在旁邊的包包裡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較小)
我們在客廳裡,房間裏的手機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最小)

這些都是孩子能聽到多大聲的反應喔!
所以家長們有了這些觀察心得之後,
就可以跟聽力圖上的表現做比對,
看看孩子是否可以聽到更小聲,
或是相反的,其實要更大聲才聽得到。

第二個概念是頻率。
平常我們很少對於聲音的頻率有所感知,
原因在於我們都能很準確的聽到大部分的聲音。
那麼頻率怎麼解釋呢?
上面的聽力圖橫軸由左至右為低頻到高頻
低頻的聲音我們通常說他比較低沈、比較渾厚,
所以男性的聲音普遍比女性低頻;
右邊高頻的聲音我們通常說比較尖銳、比較響亮,
所以尖叫聲、女性細緻的聲音都比較高頻。

生活之中也同樣有低頻、中頻、高頻等不同頻率的各種聲音。
樂器裡,鼓聲低沈屬於低頻、鈴鐺聲清亮屬於高頻。
若要更清楚的區分,
在課堂中有時我們會以材質來跟家長說明:
木頭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都會比較屬於低頻;
塑膠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大概落於中頻;
金屬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就多屬於高頻的頻率範圍內。

看著聽力圖的資訊,
我們就能對於生活中孩子對於哪一類的聲音比較有反應,
來看看是否與聽力圖上的不同頻率閾值相符。

孩子對於積木敲打的聲音反應都很快嗎?(低頻)
孩子對於金屬製的碗跟湯匙敲打反應較佳嗎?(高頻)
距離較遠或是聲音較小時,鈴鐺手搖鈴就不理會了嗎?
分貝變小,高頻就較無聽察覺反應)

因此我會有以下的建議:
家長在家中的觀察可以先了解孩子能聽到的分貝有多大聲,
等我們了解孩子大概可以聽到的音量大小之後,
可以在固定音量大小聲之後替換成不同頻率的聲音,
進而觀察都在孩子可以聽到的同等音量之下,
聆聽不同頻率得表現是否也有所差異。

得到這些資料之後就可以跟我們的聽力圖資訊相互參考,
進行聽力檢查時也能提供更多資訊給聽力師,
聽力師於聽檢室裡就能很快地知道如何獲得更多訊息了!

最後提醒家長們,
不要只是敲敲打打的看孩子對聲音有沒有反應喔!
相反的,設計一個小活動、扮家家酒的小遊戲等,
讓這些聲音的出現都很合理(不過不可以先讓孩子看到會出聲音的玩具喔)
既能與孩子一同遊戲、快樂成長,
也能讓我們更了解孩子的聽力狀況!

有任何相關的問題請不要客氣的詢問聽力師,
聽力師總能清楚說明讓我們更有所適從!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寶寶可以聽到,寶寶有聽損嗎?

就像所有的障礙或是疾病一樣,聽損分為許多種程度。
如果以手冊的標準來看分為三級(輕度、中度、重度)。
如果從臨床醫療體系來看分為輕度至極重度總共五個層級。

孩子聽損的表現隨著聽損程度的不同有著極大的差異,
也因此需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寶寶之家長會有很多疑問:

「老師,我叫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會有反應耶」

「老師,他都會聽到玩具掉在地上的聲音!」

「老師,我覺得孩子沒有帶助聽器也是聽得到。」

通常我都會回答家長你的觀察很好」。
我也是真心喜歡家長歡察自己的孩子,
那表示著在乎、愛著孩子、也表示著家長與我的友好關係。

但是我們需要擁有一個概念:

「聽得到≠聽得清楚

所以當孩子聽損程度較輕時,
我們可愛的孩子們一定有聽到聲音,
只是我們無法確認

1.孩子聽到的聲音跟我們聽到的聲音一樣大聲嗎?
2.孩子有聽清楚這些聲音的內容嗎?

以上兩個問題談論到的是聲音大小(響度)以及聲音清晰度。
分開說明:


當孩子有聽力損失但是聽損程度比較輕時,
他聽到的聲音一定會比較小聲。
我們把它換成有形體的文字來說明,
如果我說的聲音有這麼大聲:

孩子,我愛你 

你自己聽到的、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會一模一樣的大聲

孩子,我愛你

我們的孩子也聽得到,但是他聽到的可能是

孩子,我愛你 

故即便孩子有聽到,但孩子聽到的在大小聲上一定會有落差。
因此我們的孩子有反應是很正確的,
但通常要足夠大聲才能明顯的被觀察到有反應。
這是響度的面向。

那麼清晰度呢?
由於語音的組成很複雜,
我們以注音符號的概念說明看看:
我們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注音符號組合而成的,
例如好<ㄏㄠˇ>,
而這些聲音在語音頻率上有高頻也有低頻。
語音分布的範圍頻率相當廣,
有低頻的聲音如ㄨ,
也有高頻的聲音如ㄙ。
這些語音音素的頻率分布會影響孩子們聽的狀況。
如有些孩子高頻(感覺起來比較小聲、比較細的聲音)不佳,
但是低頻的聲音(感覺起來很紮實、低沈的聲音)掌握較好,
那麼你說的話對孩子而言清晰度上就有很大的落差,
例如我說:
我想吃西瓜

你自己聽到的、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會一模一樣的語音資訊:

我想吃西瓜

我們的孩子也聽得到,但是他聽到的可能是

我養   一瓜 
(ㄒ是高頻音,消失了、ㄔ是高頻音,消失了)

所以孩子還是會回應家長,
但是孩子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不清楚。
這也是很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孩子會比較晚發現的原由。

在1316原則之下,聽力損失一旦被確診,
就應該盡快挑選適合的輔具進行配戴,
並且開始投入療育課程,
以確保孩子們的學習不會太晚開始!
(想瞭解什麼是1316原則請看這裡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失確診


孩子可以聽到是件美好的事情,
而我們更要繼續讓孩子可以聽得清楚、聽得好
想到孩子可以聽得跟我們一樣清楚,
清楚明確的知道孩子,我愛你
是不是很棒呢?



















量身訂製適合孩子的療育課程吧!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英文學習

最近將近五天的時間都在基金會上課,
不是我幫小朋友們上課,
而是基金會邀請了國際知名的聽覺口語老師
( Karen MacIver-Lux )來為我們講授課程。
在這連續幾天的講授課程中,
對於聽覺口語教學法的概念當然學習了很多,
有衝擊、有體會、有共鳴,也有全新的能量,
這邊先不多談。
因為在完整且原汁原味的吸收之下有一個前提:
英文能力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培養英文能力的重要性。

其實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分享,
人人都知道英文(或是外語)能力的重要性,
可偏偏要下定決心去練習是較為困難的。
我也是。

從小英文的學習都是囫圇吞棗,也從沒有發自內心的想學好,
更慘的是一直都沒有真實的面對自己英文很弱的慘狀。
一直到前兩年決定要考托福時被血淋淋的分數嚇死。
經過幾次的考試(對,"幾次"沒錯),
聽力才比較有進步,能比較聽得懂,
但其他能力還是慘兮兮。

這一次的聽課雖然大部分可以聽懂(大約80%~85%),
但我想我可以更精進!
至於口說能力我就不談了,因為還是很爛。

以下就分享兩個聽力進步的輕鬆小方法。

1.每天聽一則英文的短文、故事或任何短篇的英文素材

我那時候因為有托福的教材可以聽,
所以每天早上提早半小時起床聽一則。
(大約6分鐘的內文+約20分鐘檢討跟查閱時間)
其實真的就是這樣子聽力就累積。
另外就是我的家長分享的BBC的六分鐘英文
我那時候因為剛好減肥去跑了操場,
所以在跑完半小時之後的暖身再走一圈時會認真聽內容。
BBC的這個有時候來賓或主持人的口英都蠻重的,
所以有時有聽沒有懂(大部分時候都有聽懂一些)。
我是沒有查詢的習慣,因為我只是希望我的大腦能被刺激。

2.讓自己泡在英文的世界裡

承接我剛剛提到的"希望我的大腦能被刺激",
就像國中國文課本提到的"一傅眾咻"的環境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生活在台灣-一個就是國語的環境,
所以我只能自己營造英文的世界。
我選擇自然的方式-開電視讓背景聲音是英文的。
(跟減肥一樣剛好)我那陣子又在學煮菜,
所以我很愛看TLC 的奧列佛上菜,
因此我經常打開電視轉到TLC,
如果是煮菜的節目就認真學煮菜的概念,
順便聽一些簡單的單字、一些形容菜的詞彙(有點蠢);
如果不是煮菜的節目我就做自己的事情,
讓我可以沉浸在英文世界裡。

這就是我分享的兩個小方法,
都很簡單、輕鬆、不知不覺地可以進步!
而我也打算在這之後的日子都持續練習,
為了以後可以聽得懂更多國外的資訊好教導我們的孩子;
為了以後可以(輕鬆的)閱讀更多的研究來充實自己的能力;
為了以後可以跟其他國家的人分享台灣聽損兒的學習狀況;
為了我自己的自我實現努力!

當然最好的、可以激勵人的方法是遇到你心中的國外巨星,
然後什麼都聽不懂也說不出來的刺激最可以激勵!
但仍舊希望大家都找到提升自己英文能力的方法囉。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讓孩子聽得懂之後開始說出來的小技巧

在我的課程中,
很多家長會跟我分享孩子在家中的表現,
我也相當樂於聆聽家長看到孩子進步的點點滴滴。
在療癒的過程中,老師經常需要家長的分享,
這些分享可以讓老師有更多的線索瞭解孩子目前的學習。

有時候家長分享的跟我在課堂上觀察到的不一致,
這些不一致有可能是家長評估錯誤了,
(評估的小技巧可以看: 我要怎麼判斷孩子會不會、懂不懂? )
也有可能是孩子進步的速度非常快。
但這些都是好的,
可以讓我們澄清錯誤的觀念,或讓老師更清楚孩子的能力。

切入重點,
家長在分享孩子聽得懂好多語詞的同時,都會再說:
「可是老師他怎麼都不會說?」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就先來確定彼此的概念是否正確!

「聽得懂=語言理解」
「說出口=語言表達」
「語言理解≠語言表達

有了這樣子的觀念我們再回到上面家長的疑問,
答案就很清楚囉!

舉一些例子來幫助我們釐清:

有些可愛的小嬰兒在10個月左右就可以聽懂「媽媽
其他大人說「媽媽」的時候,小嬰兒會看向媽媽,
那時候的小嬰兒是不會喊「媽媽」的。

有些可愛的小嬰兒很早就可以聽懂「掰掰」,

當我們說「掰掰」的時候,小嬰兒會揮揮手表示再會囉,
那時候的小嬰兒也不會說「掰掰」,
頂多再加上kiss good bye 的手勢讓大家哈哈大笑。

所以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語言的發展有其歷程,
一定是先聽得懂(語言理解),接著才會說(語言表達)。


因此當家長跟我分享孩子聽得懂好多好多卻不會說時,
我通常會回答「媽媽,這很正常啊!(其實有點潑冷水我知道)
然後我會接著說「語言理解後就可以期待孩子語言表達了」。

怎麼引導孩子把聽得懂的語言說出來呢?
以下幾個小技巧建議家長們試試看:

1.透過示範+問句引導
2.等待孩子接話+字首引導
3.更多的輸入

Tip1:透過示範再使用問句引導

當孩子已經聽得懂一些字彙,
我們可以利用問問題來引導孩子表達,
因為孩子非常喜歡當老師的感覺,
孩子會很樂於分享自己會的,
所以家長可以多多問問題增加孩子的說話動機,
讓孩子練習自己出那些詞彙。
在問問題之前先跟家中的其他人一問一答給孩子看,
孩子就能夠模仿說出那些詞彙。

例如:
媽媽對爸爸說:「跟小熊說掰掰
爸爸:「掰掰
媽媽對孩子說:「跟小熊說掰掰
孩子:(家長要等久一點、用手勢提示)「掰掰

Tip2:話說一半就停等待孩子接話或是說出字首

使用這個小技巧的時候非常著重、強調家長等待的耐心。
最好的方式是把整個孩子會的語詞讓孩子自己講出來,
如果孩子比較沒辦法,
就說出字首讓孩子接出詞彙。
直接看看例子怎麼呈現: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自己說出麵包」的時候可以這麼做:

媽媽:「肚子好餓喔,去廚房看看好嗎
孩子:「好
媽媽:(拿出麵包)「哇~這是什麼呢?
孩子:無聲(家長等久一點,萬一沒反應再嘗試一次)
媽媽:「這是好好吃的               (等久一點讓孩子自己說)
孩子:無聲(家長再嘗試一次,加一個字)
媽媽:「好想吃這個麵             (等久一點+期待的眼神)
孩子:「麵包(有時候會只說包)


Tip3:更多的輸入、更多示範

這個技巧適用於個性比較謹慎、對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孩子,
有些孩子真的就比較惜字如金,
不是很確定的、很清楚理解的就不願意說,
這時候家長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輸入、更多的情境使用示範,
讓孩子在以後能很有信心自己這樣子使用語詞是一定正確的,
孩子就會願意說了!
切勿急切要求孩子快說,否則可能會扼殺孩子表達的動機喔。

以上小技巧提供給家長們,
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聽、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