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均衡的教學最重要

這個月去了北京出差兩週,
看了很多的教學、指導了許多受訓中的老師,也學到了許多。

好幾件事情想跟大家分享,
這一篇先不離本行的談一下教學應該注重的細節,
第一件事情就是標題:

均衡的教學最重要

聽覺口語法(auditory-verbal therapy)涵蓋五大領域:

聽能(listening)
說話(speech)
語言(language)
認知(cognition)
溝通(communication)

透過一對一的教學,
在課堂上教導孩子學習聽、學習說,
五大領域之中沒有誰輕誰重,
每一個領域的能力都相當重要,
每一個領域的能力發展都關係著孩子是否可以融合得很好!

這次看到很多孩子聽覺記憶(能夠聆聽的句子長度)都很長,
但是在說話表達的長度卻很短,甚至有的只會說語詞!
這顯示了老師在教學上只重視孩子聽,
因此孩子語言聽理解的長度與表達的長度有很大的落差。

另外也看到了許多孩子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詞彙量都很多,
表示孩子學習得狀況不錯,
然而一開口的說話清晰度卻不盡理想,
說明老師在教學安排上有一定的不理想。

這樣子的狀況也很常發生在家長自己的教學盲點上。
甚至是有些新手教師的教學中。

以下有幾個簡單的概念可以掌握,
同時間也用以監控自己的教學是不是不均衡了:

1.聽覺記憶的聽理解句子長度約比語言表達長度多一項
當孩子聽得懂兩項(約莫兩個語詞組起來的短句)
例如:大大的汽車、給媽媽餅乾、小豬吃西瓜等,
那麼我們就可以期待孩子能穩定表達(說出)單詞彙,
有時會有短句的出現。

就像我們學英文一樣,
一定是先聽得懂,但馬上可以流利地說出一整句就稍嫌困難,因此通常我們可以穩定的說出一部分的單字,
再透過練習或是多聽幾次把整個英文句子唸出來,
我們的孩子子也是如此!

2.聽得懂短句(聽覺記憶兩項以上)就該開始練習問句
當孩子能聽得句子越來越多,表達的慾望也會越來越強烈,
家長這時候應該要開始奠基於孩子想要表達的慾望,
給予一問一答的互動模式。
當孩子已經會說小豬吃西瓜時,
我們可以開始輸入、教導孩子
「是誰要吃呀?
「小豬要吃什麼呢?
如此一來,孩子擁有的說話能力開始與其他人有了互動,
溝通技巧、互動的靈活度才會逐漸萌芽!

3.孩子認知知道的事情,我們都把語言補上去進行說明
隨著生理年齡漸增,
孩子越來越會觀察、越來越會模仿、越來越喜歡自己做,
在這些過程中孩子認知裡理解的事情也越多,
例如孩子拿到梳子會知道要梳頭髮、會學大人拿掃把掃地等,
這時候顯示孩子的認知懂「這些東西是要做什麼用的」
意味著孩子懂「梳子」、「掃把」
而大人的工作與教學就是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輸入語言,
所以我們會在孩子拿起梳子之前就說
「那裏有一把梳子耶」
「梳子可以梳頭髮喔」
「媽媽去拿梳子」
「梳子給妹妹拿」
「用梳子梳頭髮」

如此的語言輸入(搭配聽覺記憶的長度重複說有意義的句子)
我們就可以期待孩子聽得懂梳子(語言聽理解)、
也知道梳子的功能(認知概念)。

4.孩子能聽會說時,互動時的禮節就該加倍要求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寶貝,
我們會盡可能地給孩子最好的、
我們會疼愛孩子、
也會寵愛孩子。
但是孩子的世界不是只有父母,
因此禮貌也是必須要求的。
溝通領域之中有口語能力的基礎溝通技巧引導有幾項:
要求他人重複所說的話(可以再說一次嗎)、
有禮貌地詢問他人的同意(可以借我玩具嗎)、
適當的要求他人的幫助(媽媽幫我開)等等技巧。
所以在孩子能開口說話的時候,
我們也要注意孩子是否習慣於眼神的求助、肢體的比劃,
若是,
請記得勤於示範正確使用口語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孩子一起運用正確的口語與他人互動。


至於說話的技巧牽涉到更多的專業(語言治療師的專業),
未來有機會將再開一篇文章淺談說話領域需注意的事項。

希望不管是家長或是教師,
教學時都需隨時注意教學的均衡,
給孩子的療育才能是全面!





















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與大家分享囉!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永遠要記得孩子上一次的表現

今天要跟大家談的比較不是教學上的技巧,
也不是聽力相關資訊,
今天很想跟家長分享療育過程中應該保持的心態。

教學中,
老師經常扮演鼓勵的角色。
聽覺口語教學法之中很大的一個特色是「家長參與
所以每一堂課家長都會跟孩子一起在教室中遊戲,
而老師鼓勵的對象除了孩子,也包含家長。
我們會稱讚孩子,當孩子努力學習傾聽時;
我們也會稱讚家長,當家長努力學習技巧時,
每一次的鼓勵都協助家長記得這些技巧,
也協助家長走向對的方向。

有時候,
家長也被孩子鼓勵著,
特別是以前累積的輸入、與孩子說的話語被孩子理解時,
家長都會深深的感動,
告訴我「老師,他懂了!他聽懂了!」,
然後知道繼續努力可以幫助孩子。

有時候,
孩子進步的速度很慢,緩慢到我們感受不到,
可能因為聽損真的太重,對聲音的掌握能力還需訓練;
可能因為家長輸入的技巧不夠紮實正確,所以成效有限;
可能孩子本身學習的速度就比較慢,還沒展現......
許多的原因讓孩子看起來沒有進步,
所以家長會開始灰心。
每每的這個時候我會提醒家長

「永遠要記得孩子上一次的表現

或許我們的孩子沒有馬上吸收、理解這些語言,
但我們的孩子一定有在儲存
我常跟家長說:
我們現在就像在存錢,輸入語言就像在存錢,
孩子這個撲滿總有一天會滿、頂到這個撲滿的上面,
那個時候就是孩子懂了、聽理解了。

存錢存久了都沒有回饋當然會失去信心,
所以此時我不以聽理解、聽懂語言作為我們存錢的依據,
我會把上一次的表現與現在的表現直接比較:

「上次我們說小豬,妹妹完全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但是今天妹妹知道我們說的是桌子上的玩具了,他只是還不知道小豬到底是哪一個。

「上次我們講這麼長的句子時,妹妹三次裡面都只能正確的為我們準備兩種水果,另外一種水果沒辦法正確拿出來,今天妹妹有一次是全部拿對,三種水果都拿對,很會玩辦家家酒喔!

進步不會是等比的速度,
進步也不會是預期它開花,花就開好了。
進步是每一次有一點前進都是進步
不是最佳進步獎(大幅進度)也是進步!
所以我們要如何確保孩子有沒有進步呢?

「永遠要記得孩子上一次的表現

然後可以逐一刻畫出孩子成長的幅度,
從微小但確定的進步之中掌握孩子的學習,
我們就更懂得拿捏對孩子的期待,
也就更能規劃自己的教學步調。

------
今天的分享來自於我一個聽損且腦麻的孩子,
很高興我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這位孩子,
她教會了我很多,每一次我上她的課時,
他也在教我如何教會她。
希望她可以學得更好,而我也可以教得更好!



















記得有雙明亮的雙眼看見孩子的進步喔!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等待的重要

我有一位學生非常可愛,
他的個性有一點慢郎中,而媽媽非常的急性子,
每週一次的上課裡,
媽媽經常問我:老師,為什麼妹妹說話都結巴?

其實這小妞說話比較慢,但她很能說的。
那為什麼媽媽會覺得小妞說話結巴呢?
因為媽媽沒有給足等待的時間。
常常小妞正準備回答媽媽剛剛的問題時,媽媽又問了一次!
所以小妞只得再重新要回答,
因此媽媽就會聽到「我、我...」。

在聽覺口語教學法裡,
等待是相當重要的技巧。
我們常聽到的OWL-observe(觀察)、wait(等待)、listen(傾聽)
就是家長在家中教學可經常循環的環節,
而這個技巧在一般育兒中也經常看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長輩非常會逗弄小嬰兒。
阿公阿嬤總是可以跟小嬰兒玩得那麼開心,
跟幾個月大的嬰兒說說話、彈彈舌,
小baby有時竟也發出一些聲音,好像模仿阿公阿嬤一樣。
怎麼辦到的?拆解來看看:

阿公阿嬤會先觀察小嬰兒的反應來決定要玩什麼遊戲,
接著決定自己發出了一些彈舌音逗弄小嬰兒,
然後就等待小嬰兒的反應,
等了幾秒之後小嬰兒沒反應,阿公阿嬤又會自己再彈彈舌,
再等,再彈彈舌,再等,
小嬰兒忽然了一聲!
阿公阿嬤:「你看,他在跟我說話、他在學我。(傾聽)

所以說這個技巧很常見,而且不難。

那麼聽覺口語教學法之中,等待為什麼很重要呢?
對孩子而言,家長多等待可以引導孩子表達
從一開始我的學生的例子來說明,
媽媽給的等待時間若足夠,孩子可以在一聽到問句之後回答,
慢慢地講不等於講不好,事實上她真的蠻能講的。

家長多等待可以提升孩子主動思考
家長問了小兔子喜歡吃什麼呢?
等待時間若不夠,急於告訴孩子答案-
不管口頭上(我們早上有吃的那個啊)或動作上(比出長條狀)的提示,
久而久之都容易形成孩子被動思考的習慣。
如此一來對於抽象思考的能力累積就會更為困難。

對家長學習技巧,等待也相當重要!
當我們想了解孩子聽察覺的表現時,
老師會發出ㄨ ㄨ ~的聲音(要拿出火車玩具之前的預告),
家長應該等待,看看孩子對ㄨ ㄨ 的聲音有沒有反應。
如果沒反應,
老師可以再重複發出聲音一次,
再觀察、等待。
也可以由家長表現出聽到聲音的樣子,教導孩子要用耳朵聽。
這樣子的等待給家長許多評估上的準確依據。


另外,從發展的角度來看,
等待也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想一想怎麼模仿大人的動作,
這對2歲之前的孩子很重要!
小小孩的認知發展需要透過模仿學習,
學大人怎麼翻書、學大人怎麼拿湯匙,
我們等著孩子修正、等待孩子再嘗試,
不急著幫孩子做好好的、不急著帶著孩子去操作,
等待,是孩子最需要的!

嘗試等待孩子給你「你看,我一直在進步喔。」的驚喜吧!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聽力圖的資訊與日常觀察間的關係

所有聽損的孩子都一定會進行聽力檢查,
並且獲得資訊滿滿的聽力圖。
這些資訊相當重要,
可以告訴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以哪些技巧幫助孩子,
讓孩子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醫院的醫師、助聽器公司的人員、療育機構的聽力師等,
都會教導家長如何看懂聽力圖並且與我們的觀察做比對。
以下我僅針對兩個概念並試試看用簡單的方式解釋,
可能以後我們跟長輩說明時能有更具體的例子使用。

首先我們來看聽力圖
(圖片取自何旭爵醫師與吳毓祥醫師的網站,連結於此



所以我們知道聽力圖的縱軸為分貝
就是孩子可以聽到多大聲
橫軸為聲音的頻率
就是孩子可以聽到哪一種聲音

首先是分貝。
講話越大聲,分貝數就會越大,
一般來說除非你是一個大嗓門王,
否則我們一般對話的聲音大約落於50~60分貝,
小聲說話可能是30分貝左右。
也因此在閱讀分貝資訊的時候,
建議家長回想自己的孩子對聲音有反應時,
那些聲音多大聲呢?

當然距離跟分貝也會有相當的關係,
同樣的說話聲音會因為距離的遠近就影響分貝的大小聲,
所以家長們也可以觀察孩子對聲音有反應時,

每次聽到手機響的時候都有反應嗎?
手機在旁邊時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最大)
手機放在旁邊的包包裡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較小)
我們在客廳裡,房間裏的手機響起,有反應嗎?(分貝量最小)

這些都是孩子能聽到多大聲的反應喔!
所以家長們有了這些觀察心得之後,
就可以跟聽力圖上的表現做比對,
看看孩子是否可以聽到更小聲,
或是相反的,其實要更大聲才聽得到。

第二個概念是頻率。
平常我們很少對於聲音的頻率有所感知,
原因在於我們都能很準確的聽到大部分的聲音。
那麼頻率怎麼解釋呢?
上面的聽力圖橫軸由左至右為低頻到高頻
低頻的聲音我們通常說他比較低沈、比較渾厚,
所以男性的聲音普遍比女性低頻;
右邊高頻的聲音我們通常說比較尖銳、比較響亮,
所以尖叫聲、女性細緻的聲音都比較高頻。

生活之中也同樣有低頻、中頻、高頻等不同頻率的各種聲音。
樂器裡,鼓聲低沈屬於低頻、鈴鐺聲清亮屬於高頻。
若要更清楚的區分,
在課堂中有時我們會以材質來跟家長說明:
木頭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都會比較屬於低頻;
塑膠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大概落於中頻;
金屬製作的物品敲打起來的聲音就多屬於高頻的頻率範圍內。

看著聽力圖的資訊,
我們就能對於生活中孩子對於哪一類的聲音比較有反應,
來看看是否與聽力圖上的不同頻率閾值相符。

孩子對於積木敲打的聲音反應都很快嗎?(低頻)
孩子對於金屬製的碗跟湯匙敲打反應較佳嗎?(高頻)
距離較遠或是聲音較小時,鈴鐺手搖鈴就不理會了嗎?
分貝變小,高頻就較無聽察覺反應)

因此我會有以下的建議:
家長在家中的觀察可以先了解孩子能聽到的分貝有多大聲,
等我們了解孩子大概可以聽到的音量大小之後,
可以在固定音量大小聲之後替換成不同頻率的聲音,
進而觀察都在孩子可以聽到的同等音量之下,
聆聽不同頻率得表現是否也有所差異。

得到這些資料之後就可以跟我們的聽力圖資訊相互參考,
進行聽力檢查時也能提供更多資訊給聽力師,
聽力師於聽檢室裡就能很快地知道如何獲得更多訊息了!

最後提醒家長們,
不要只是敲敲打打的看孩子對聲音有沒有反應喔!
相反的,設計一個小活動、扮家家酒的小遊戲等,
讓這些聲音的出現都很合理(不過不可以先讓孩子看到會出聲音的玩具喔)
既能與孩子一同遊戲、快樂成長,
也能讓我們更了解孩子的聽力狀況!

有任何相關的問題請不要客氣的詢問聽力師,
聽力師總能清楚說明讓我們更有所適從!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寶寶可以聽到,寶寶有聽損嗎?

就像所有的障礙或是疾病一樣,聽損分為許多種程度。
如果以手冊的標準來看分為三級(輕度、中度、重度)。
如果從臨床醫療體系來看分為輕度至極重度總共五個層級。

孩子聽損的表現隨著聽損程度的不同有著極大的差異,
也因此需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寶寶之家長會有很多疑問:

「老師,我叫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會有反應耶」

「老師,他都會聽到玩具掉在地上的聲音!」

「老師,我覺得孩子沒有帶助聽器也是聽得到。」

通常我都會回答家長你的觀察很好」。
我也是真心喜歡家長歡察自己的孩子,
那表示著在乎、愛著孩子、也表示著家長與我的友好關係。

但是我們需要擁有一個概念:

「聽得到≠聽得清楚

所以當孩子聽損程度較輕時,
我們可愛的孩子們一定有聽到聲音,
只是我們無法確認

1.孩子聽到的聲音跟我們聽到的聲音一樣大聲嗎?
2.孩子有聽清楚這些聲音的內容嗎?

以上兩個問題談論到的是聲音大小(響度)以及聲音清晰度。
分開說明:


當孩子有聽力損失但是聽損程度比較輕時,
他聽到的聲音一定會比較小聲。
我們把它換成有形體的文字來說明,
如果我說的聲音有這麼大聲:

孩子,我愛你 

你自己聽到的、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會一模一樣的大聲

孩子,我愛你

我們的孩子也聽得到,但是他聽到的可能是

孩子,我愛你 

故即便孩子有聽到,但孩子聽到的在大小聲上一定會有落差。
因此我們的孩子有反應是很正確的,
但通常要足夠大聲才能明顯的被觀察到有反應。
這是響度的面向。

那麼清晰度呢?
由於語音的組成很複雜,
我們以注音符號的概念說明看看:
我們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注音符號組合而成的,
例如好<ㄏㄠˇ>,
而這些聲音在語音頻率上有高頻也有低頻。
語音分布的範圍頻率相當廣,
有低頻的聲音如ㄨ,
也有高頻的聲音如ㄙ。
這些語音音素的頻率分布會影響孩子們聽的狀況。
如有些孩子高頻(感覺起來比較小聲、比較細的聲音)不佳,
但是低頻的聲音(感覺起來很紮實、低沈的聲音)掌握較好,
那麼你說的話對孩子而言清晰度上就有很大的落差,
例如我說:
我想吃西瓜

你自己聽到的、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會一模一樣的語音資訊:

我想吃西瓜

我們的孩子也聽得到,但是他聽到的可能是

我養   一瓜 
(ㄒ是高頻音,消失了、ㄔ是高頻音,消失了)

所以孩子還是會回應家長,
但是孩子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不清楚。
這也是很多聽損程度較輕的孩子會比較晚發現的原由。

在1316原則之下,聽力損失一旦被確診,
就應該盡快挑選適合的輔具進行配戴,
並且開始投入療育課程,
以確保孩子們的學習不會太晚開始!
(想瞭解什麼是1316原則請看這裡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失確診


孩子可以聽到是件美好的事情,
而我們更要繼續讓孩子可以聽得清楚、聽得好
想到孩子可以聽得跟我們一樣清楚,
清楚明確的知道孩子,我愛你
是不是很棒呢?



















量身訂製適合孩子的療育課程吧!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英文學習

最近將近五天的時間都在基金會上課,
不是我幫小朋友們上課,
而是基金會邀請了國際知名的聽覺口語老師
( Karen MacIver-Lux )來為我們講授課程。
在這連續幾天的講授課程中,
對於聽覺口語教學法的概念當然學習了很多,
有衝擊、有體會、有共鳴,也有全新的能量,
這邊先不多談。
因為在完整且原汁原味的吸收之下有一個前提:
英文能力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培養英文能力的重要性。

其實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分享,
人人都知道英文(或是外語)能力的重要性,
可偏偏要下定決心去練習是較為困難的。
我也是。

從小英文的學習都是囫圇吞棗,也從沒有發自內心的想學好,
更慘的是一直都沒有真實的面對自己英文很弱的慘狀。
一直到前兩年決定要考托福時被血淋淋的分數嚇死。
經過幾次的考試(對,"幾次"沒錯),
聽力才比較有進步,能比較聽得懂,
但其他能力還是慘兮兮。

這一次的聽課雖然大部分可以聽懂(大約80%~85%),
但我想我可以更精進!
至於口說能力我就不談了,因為還是很爛。

以下就分享兩個聽力進步的輕鬆小方法。

1.每天聽一則英文的短文、故事或任何短篇的英文素材

我那時候因為有托福的教材可以聽,
所以每天早上提早半小時起床聽一則。
(大約6分鐘的內文+約20分鐘檢討跟查閱時間)
其實真的就是這樣子聽力就累積。
另外就是我的家長分享的BBC的六分鐘英文
我那時候因為剛好減肥去跑了操場,
所以在跑完半小時之後的暖身再走一圈時會認真聽內容。
BBC的這個有時候來賓或主持人的口英都蠻重的,
所以有時有聽沒有懂(大部分時候都有聽懂一些)。
我是沒有查詢的習慣,因為我只是希望我的大腦能被刺激。

2.讓自己泡在英文的世界裡

承接我剛剛提到的"希望我的大腦能被刺激",
就像國中國文課本提到的"一傅眾咻"的環境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生活在台灣-一個就是國語的環境,
所以我只能自己營造英文的世界。
我選擇自然的方式-開電視讓背景聲音是英文的。
(跟減肥一樣剛好)我那陣子又在學煮菜,
所以我很愛看TLC 的奧列佛上菜,
因此我經常打開電視轉到TLC,
如果是煮菜的節目就認真學煮菜的概念,
順便聽一些簡單的單字、一些形容菜的詞彙(有點蠢);
如果不是煮菜的節目我就做自己的事情,
讓我可以沉浸在英文世界裡。

這就是我分享的兩個小方法,
都很簡單、輕鬆、不知不覺地可以進步!
而我也打算在這之後的日子都持續練習,
為了以後可以聽得懂更多國外的資訊好教導我們的孩子;
為了以後可以(輕鬆的)閱讀更多的研究來充實自己的能力;
為了以後可以跟其他國家的人分享台灣聽損兒的學習狀況;
為了我自己的自我實現努力!

當然最好的、可以激勵人的方法是遇到你心中的國外巨星,
然後什麼都聽不懂也說不出來的刺激最可以激勵!
但仍舊希望大家都找到提升自己英文能力的方法囉。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讓孩子聽得懂之後開始說出來的小技巧

在我的課程中,
很多家長會跟我分享孩子在家中的表現,
我也相當樂於聆聽家長看到孩子進步的點點滴滴。
在療癒的過程中,老師經常需要家長的分享,
這些分享可以讓老師有更多的線索瞭解孩子目前的學習。

有時候家長分享的跟我在課堂上觀察到的不一致,
這些不一致有可能是家長評估錯誤了,
(評估的小技巧可以看: 我要怎麼判斷孩子會不會、懂不懂? )
也有可能是孩子進步的速度非常快。
但這些都是好的,
可以讓我們澄清錯誤的觀念,或讓老師更清楚孩子的能力。

切入重點,
家長在分享孩子聽得懂好多語詞的同時,都會再說:
「可是老師他怎麼都不會說?」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就先來確定彼此的概念是否正確!

「聽得懂=語言理解」
「說出口=語言表達」
「語言理解≠語言表達

有了這樣子的觀念我們再回到上面家長的疑問,
答案就很清楚囉!

舉一些例子來幫助我們釐清:

有些可愛的小嬰兒在10個月左右就可以聽懂「媽媽
其他大人說「媽媽」的時候,小嬰兒會看向媽媽,
那時候的小嬰兒是不會喊「媽媽」的。

有些可愛的小嬰兒很早就可以聽懂「掰掰」,

當我們說「掰掰」的時候,小嬰兒會揮揮手表示再會囉,
那時候的小嬰兒也不會說「掰掰」,
頂多再加上kiss good bye 的手勢讓大家哈哈大笑。

所以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語言的發展有其歷程,
一定是先聽得懂(語言理解),接著才會說(語言表達)。


因此當家長跟我分享孩子聽得懂好多好多卻不會說時,
我通常會回答「媽媽,這很正常啊!(其實有點潑冷水我知道)
然後我會接著說「語言理解後就可以期待孩子語言表達了」。

怎麼引導孩子把聽得懂的語言說出來呢?
以下幾個小技巧建議家長們試試看:

1.透過示範+問句引導
2.等待孩子接話+字首引導
3.更多的輸入

Tip1:透過示範再使用問句引導

當孩子已經聽得懂一些字彙,
我們可以利用問問題來引導孩子表達,
因為孩子非常喜歡當老師的感覺,
孩子會很樂於分享自己會的,
所以家長可以多多問問題增加孩子的說話動機,
讓孩子練習自己出那些詞彙。
在問問題之前先跟家中的其他人一問一答給孩子看,
孩子就能夠模仿說出那些詞彙。

例如:
媽媽對爸爸說:「跟小熊說掰掰
爸爸:「掰掰
媽媽對孩子說:「跟小熊說掰掰
孩子:(家長要等久一點、用手勢提示)「掰掰

Tip2:話說一半就停等待孩子接話或是說出字首

使用這個小技巧的時候非常著重、強調家長等待的耐心。
最好的方式是把整個孩子會的語詞讓孩子自己講出來,
如果孩子比較沒辦法,
就說出字首讓孩子接出詞彙。
直接看看例子怎麼呈現: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自己說出麵包」的時候可以這麼做:

媽媽:「肚子好餓喔,去廚房看看好嗎
孩子:「好
媽媽:(拿出麵包)「哇~這是什麼呢?
孩子:無聲(家長等久一點,萬一沒反應再嘗試一次)
媽媽:「這是好好吃的               (等久一點讓孩子自己說)
孩子:無聲(家長再嘗試一次,加一個字)
媽媽:「好想吃這個麵             (等久一點+期待的眼神)
孩子:「麵包(有時候會只說包)


Tip3:更多的輸入、更多示範

這個技巧適用於個性比較謹慎、對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孩子,
有些孩子真的就比較惜字如金,
不是很確定的、很清楚理解的就不願意說,
這時候家長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輸入、更多的情境使用示範,
讓孩子在以後能很有信心自己這樣子使用語詞是一定正確的,
孩子就會願意說了!
切勿急切要求孩子快說,否則可能會扼殺孩子表達的動機喔。

以上小技巧提供給家長們,
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聽、會說。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我要怎麼判斷孩子會不會、懂不懂?

聽覺口語教學法有許多的教學特色,
其中一點為「一對一的診斷式教學」
概念上就是老師每一堂課的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診斷過程,
診斷=判斷
判斷小朋友是否初步的從遊戲中掌握教學目標的核心概念;
判斷家長是否可以學習到該活動中的教學技巧。
所以對家長來說,
評估、判斷孩子現在的狀況需要比較久的學習時間。

評估的技巧算是最難學的,因為

1.要控制並且避免教學過程中的任何提示
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3.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習慣


先來談Tip1:如何控制過多的提示

通常我們評估、判斷孩子懂不懂、會不會的時候會給指令,
也就是透過我們說話的指令、孩子的反應,
進而了解孩子的理解狀況。
所以說話時千萬不能有過多的提示,
例如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手勢的動作提示
(一邊說全部一邊手指頭繞圈圈的比桌上的積木)
或是避免有語言上同樣意思的語言內容在指令句子中
(拿椅子給媽媽,可以坐坐的那個椅子)
如果爸爸、媽媽怕自己給的提示過多,
可以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觀察。
例如摺衣服的時候請孩子把全部的襪子給你;
例如玩扮家家酒的時候請孩子給你全部的麵包;
例如喝水的時候請孩子把水全部喝光;
例如一起畫畫的時候請孩子把蠟筆全部拿出來擺桌上。

跨情境的多種情況下孩子如果都能完成,
那麼我們就比較有信心認為孩子理解「全部」這個語詞囉!


Tip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
我認為要學會怎麼判斷孩子的狀況首要條件是「觀察」
當我們越會觀察孩子,線索就越多。
「孩子會告訴你他懂不懂」
也就是說不要去猜孩子這一次的反應表示會了或不會,
建議家長們可以更積極的去創造互動的次數,
在遊戲中多嘗試幾次不經意的小考題以累積我們判斷的數據,
千萬不要一次就判斷孩子會或是不會!
也不要在孩子幾次下來都不理解的時候
認為孩子一定是不專心。


Tip3是家長們都比老師擅長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進行教學時,我們不建議一直要求孩子聽我們的,
有時候跟隨孩子的引導去玩孩子遊戲中的玩法更好。
因為當我們願意跟著孩子玩的時候,
孩子會因為你跟著他的玩法而心情大好進而互動更好;
孩子會因為你跟著他的玩法更注意聽你說話;
對某些很討厭被考試、聽指令的孩子而言,
他們的戒心會因此消退(發現自己可以不被考試)。
然後我們再把我們的小考題放在互動過程中,
自然的情境中孩子聽得懂就會照做(因為孩子在遊戲);
孩子聽不懂的時候就有可能停頓、看你、說「ㄏㄚˊ」,
情況就很好判斷了。
因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呈現孩子的真實理解狀況。


這些都是簡單判斷的小技巧,
但最重要的概念還是上面所提到的三點:

1.要控制並且避免教學過程中的任何提示

2.不可加以揣測或推論
3.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習慣

嘗試在老師教學的過程中自己評估看看,
再於老師回饋活動的時候看看自己的判斷是否跟老師一致,
相信爸爸、媽媽們也會很快學習到評估的技巧!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為什麼聽能需要復健?

在宣導或是推廣正確的聽損療育概念時,
我們常常會使用戴眼鏡」這個概念來說明戴助聽器的重要:
眼鏡戴起來才看得清楚,助聽器戴起來才聽得清楚。
然而,
眼鏡一戴起來就看得相當清楚;
助聽器卻不是一戴起來就聽得相當清楚!
所以聽能復健或是聽能的早期療育之中,
我認為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再去說明:

如果我們看得很不清楚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那麼戴起眼鏡時的驚呼必定很多,哇~東西都變得很清楚、
原來這枝筆上面有印字跟圖耶、這麼小的字也好清楚喔!

所以戴上助聽器之後因為聽到了、聽得清楚了,
所以也會有很多的驚呼:

我以前都沒有聽過這種聲音、外面有什麼聲音?
為什麼你們講話跟我以前聽到的都不一樣?

以上這些是屬於聽損程度比較輕的族群,以前可能也有聽到,
但是沒有聽得那麼清楚。
戴上助聽器之後聽得更清楚,認識的生活細節也就更多。

但是有一群聽損程度較為重的孩子(重度或是極重度的族群)
可能出生至今都沒有聽過任何聲音,或是聽過的聲音相當少,
那麼在長期未使用聽能的狀況之下,
即便已配戴助聽器,大腦卻不知如何運用耳朵這個功能了!
所以聽能復健就是在教導大腦「如何運用耳朵傾聽」。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腦神經科學確實是這麼告訴我們。

使用MRI(磁振造影)觀察聽神經與視神經的顯影狀態後發現:
當我們的聽神經長期未使用時,
旁邊的視神經會佔領聽神經的領域及功能,
所以聽損人士(聽障人士)的視覺能力極佳。
因此當我們的聽損程度為重度或是極重度時,
因為長期沒有聽到聲音,
聽神經沒有運作,大腦沒有收到聽神經的資訊,
大腦會忘記我們有聽的能力
同一時間視神經因為聽能力較弱的關係大量的被運用,
因此視神經就逐漸的佔領了聽神經的位置。

而聽能復健就是教導我們的孩子
「怎麼運用耳朵傾聽」
「告訴大腦我們現在聽力這一塊也要開始認真工作了」

所以課堂上我們經常告訴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就像所有人一樣耳朵無時無刻的打開(有作用),
耳朵能夠無時無刻的接收聲音-->傳至大腦-->解析意義。
這就是聽能復健的核心期待。

當孩子養成時時刻刻傾聽的好習慣,
搭配合適的輔具調整以及語言輸入的良好復健品質
我們的孩子能聽會說就不是希望,而是成就!




















   有聽到樹葉被風吹的聲音嗎?  ^______^